一、肌腱炎概述
肌腱炎是一種常見的筋骨疾病,主要是指肌腱因為長時間過度使用或反覆施力而產生炎症,導致疼痛與活動受限。要了解肌腱炎,我們需要先認識肌腱的功能與其在身體中的作用。
肌腱的功能
肌腱是連接肌肉與骨骼的重要組織,負責將肌肉收縮的力量傳遞到骨骼,使身體能夠產生各種動作。沒有肌腱,我們就無法順利行走、跑步或舉起物品。
肌腱在身體的作用
肌腱遍布全身,主要作用包括:
- 動作控制: 協助身體完成精細與大範圍動作,如握筆、跳躍和轉身。
- 吸收衝擊力: 在運動或激烈活動中,肌腱可以減少關節與肌肉的負擔,避免受傷。
- 穩定關節: 肌腱幫助維持關節的穩定性,確保動作順暢且不易脫位。
肌腱的結構與特性
肌腱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,這種蛋白質使肌腱具有極高的強度與耐拉伸性。然而,肌腱的血液供應較少,這意味著一旦受傷或發炎,恢復時間較長,且容易反覆發作。
肌腱炎的特點
特點 | 說明 |
---|---|
疼痛 | 通常在活動時加重,休息後可能獲得部分緩解 |
腫脹 | 受影響的部位可能發紅、腫脹或有壓痛 |
僵硬 | 特別是在早晨或長時間不活動後,關節可能感到僵硬 |
活動受限 | 某些動作可能變得困難,甚至無法正常使用受影響的部位 |
肌腱炎與其他相關疾病的區別
肌腱炎與其他肌肉骨骼疾病(如肌肉拉傷、韌帶扭傷或關節炎)有所不同,主要區別在於疼痛的位置和活動時的感受。例如:
- 肌腱炎: 疼痛通常沿著肌腱分布,並且在活動時更加明顯。
- 肌肉拉傷: 痛點多集中於肌肉本身,伴隨無力感。
- 關節炎: 疼痛集中於關節內,常伴隨腫脹與僵硬,並且與天氣變化有關。
了解肌腱的功能與肌腱炎的基本概念後,接下來我們將探討導致肌腱炎的主要原因。
二、肌腱炎的成因
肌腱炎的形成通常與長時間的肌腱負荷有關,並且可能由多種因素共同影響。以下是導致肌腱炎的主要成因:
重複性使用
長時間或頻繁重複相同的動作會使肌腱持續受到拉伸與摩擦,進而增加發炎的風險。這在某些職業、運動或日常活動中較為常見,例如:
- 辦公室工作者長時間使用鍵盤和滑鼠
- 運動員長時間進行跑步、游泳或投擲動作
- 樂器演奏者反覆按壓琴鍵或拉奏弦樂器
過度負荷
當肌腱承受超過其能負荷的壓力時,可能導致微小撕裂與發炎。例如:
- 短時間內劇烈增加訓練強度或運動量
- 舉重等高強度運動沒有適當暖身或恢復
- 搬運重物時姿勢不當,增加肌腱壓力
年齡增長與退化
隨著年齡增長,肌腱的彈性與恢復能力會逐漸下降,使其更容易受傷。這也是中老年人較容易發生肌腱炎的一個主要原因:
- 隨年齡增長,肌腱逐漸失去水分與彈性
- 修復能力下降,導致小傷易累積成慢性損傷
- 缺乏運動可能進一步加速肌腱退化
其他影響肌腱健康的因素
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,還有一些其他條件也可能增加肌腱發炎的風險:
影響因素 | 可能導致的問題 |
---|---|
不良姿勢 | 長期維持錯誤姿勢可能導致肌腱過度受壓 |
缺乏暖身與伸展 | 運動前後若未進行適當伸展,肌腱容易受傷 |
慢性疾病 | 糖尿病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可能影響肌腱健康 |
藥物影響 | 某些抗生素(如氟喹諾酮類)可能增加肌腱損傷風險 |
鞋子不適 | 穿著不合適的鞋子會增加腳踝與腿部肌腱的壓力 |
了解肌腱炎的形成原因有助於預防與改善症狀。在日常生活與運動中,應注意適當的負荷控制、定期伸展,並維持良好姿勢,以降低受傷風險。
三、肌腱炎的種類
肌腱炎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,但有些部位因為經常使用或過度負荷,更容易出現發炎的情況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肌腱炎類型:
網球肘(肱骨外上髁炎)
網球肘主要影響手肘外側的肌腱,通常發生在經常使用前臂肌肉的族群,如網球選手、久坐辦公室的工作者及重複搬運物品的人。長時間的過度使用會導致肌腱微小撕裂,引發炎症與疼痛。
高爾夫球肘(肱骨內上髁炎)
高爾夫球肘則是發生在手肘內側的肌腱,主要由於過度使用前臂屈肌所造成。這種肌腱炎常見於高爾夫球選手、投擲型運動員及重複使用手腕力量的工作者,如木工、電腦操作員等。
跟腱炎
跟腱炎發生在腳後跟上方的跟腱處,是跑步者、籃球員及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者較常見的問題。這種炎症會導致腳踝處有壓痛感,甚至影響行走。
旋轉肌袖肌腱炎
旋轉肌袖肌腱炎影響肩部的旋轉肌群,常見於需要頻繁使用手臂上舉或旋轉動作的運動,如棒球、游泳、羽毛球等。此外,長期姿勢不良或過度勞動也可能導致這種肌腱炎。
常見肌腱炎類型與影響部位
肌腱炎類型 | 影響部位 | 常見族群 |
---|---|---|
網球肘(肱骨外上髁炎) | 手肘外側 | 網球選手、辦公室族 |
高爾夫球肘(肱骨內上髁炎) | 手肘內側 | 高爾夫球員、木工 |
跟腱炎 | 腳後跟上方 | 跑步者、長期站立工作者 |
旋轉肌袖肌腱炎 | 肩部 | 游泳選手、棒球選手 |
透過了解不同類型的肌腱炎,我們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採取預防措施,避免因過度使用或姿勢不良造成的運動傷害。在日常生活中,適度休息、良好姿勢與適當的熱身運動,都能有效減少肌腱炎發生的機率。
四、肌腱炎的診斷與治療
臨床評估與影像檢查
肌腱炎的診斷通常從臨床評估開始,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病史、症狀描述以及身體檢查來判斷是否有肌腱發炎的情況。
臨床評估
醫師會詢問患者的症狀,包括疼痛的部位、發作時間、與特定動作的關聯性,並進行觸診檢查受影響的部位,看是否有壓痛、腫脹或活動受限的情形。
影像檢查
當臨床評估仍無法確認診斷,或是需要進一步評估肌腱的受損程度時,醫師可能會安排影像學檢查:
- X光:雖無法直接顯示肌腱,但可排除骨骼異常,如鈣化或骨刺。
- 超音波:能夠即時觀察肌腱的發炎、腫脹或撕裂情況。
- 核磁共振(MRI):當懷疑肌腱嚴重損傷或合併其他軟組織問題時,MRI能提供較詳細的影像。
常見的治療方法
肌腱炎的治療方式主要依據病情的嚴重程度,通常會從保守治療開始,若無效則考慮進階治療。
非手術治療
大多數肌腱炎可透過非手術方式緩解症狀並促進肌腱修復,以下是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:
治療方式 | 說明 |
---|---|
休息與活動調整 | 避免過度使用受傷的肌腱,適度休息可降低發炎。 |
冰敷 | 每日數次冰敷患部,每次約15至20分鐘,減輕疼痛與腫脹。 |
物理治療 | 透過伸展、肌力訓練與電療等技術,改善肌腱的耐受度與功能。 |
藥物治療 | 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(NSAIDs)來減輕疼痛與發炎。 |
注射治療 | 在嚴重發炎或頑固性疼痛的情況下,可考慮局部類固醇或自體血小板血漿(PRP)注射。 |
手術治療
當上述非手術治療無效,或肌腱發生嚴重撕裂導致功能受限時,可能需考慮手術治療。
適應症
- 長期保守治療無法改善症狀。
- 肌腱嚴重撕裂,影響正常活動。
- 反覆發作且影響日常生活功能。
常見手術方式
- 清創手術:移除發炎或受損的肌腱組織,促進新的組織修復。
- 肌腱修復手術:適用於肌腱撕裂,透過縫合方式恢復肌腱結構完整性。
- 肌腱轉位手術:在嚴重肌腱受損且無法修復時,可能需移植或重新排列肌腱來恢復功能。
手術後通常需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健,包括物理治療與漸進性的肌力訓練,以確保恢復最佳功能。
五、肌腱炎的預防方法
肌腱炎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傷害,但透過適當的預防措施,我們可以有效降低發生的風險。以下是幾個關鍵的預防策略,包括正確的運動姿勢、適當的熱身與伸展、加強肌肉力量以及避免過度使用等。
正確的運動姿勢
保持正確的運動姿勢不僅能提升運動表現,還能減少對肌腱的壓力。例如,跑步時保持身體穩定、核心用力,舉重時確保肘部與肩膀的位置正確,這些動作都有助於減少肌腱的負擔。若不確定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,可以請教專業教練調整動作。
適當的熱身與伸展
運動前的熱身能夠增加肌肉與肌腱的柔軟度,降低受傷的風險,而運動後的伸展則有助於放鬆緊繃的肌肉。建議可以在運動前進行5-10分鐘的輕度有氧運動,如慢跑或原地踏步,接著進行動態伸展。而在運動後,則適合做靜態伸展,以幫助肌肉恢復。
加強肌肉力量
加強肌肉力量能夠減少肌腱的過度負荷,特別是容易發生肌腱炎的關鍵部位,如肩部、肘部、膝蓋及腳踝。以下是一些有助於肌肉強化的訓練:
肌肉部位 | 推薦運動 |
---|---|
肩部與手臂 | 啞鈴側平舉、彈力帶外旋訓練 |
大腿與膝關節 | 深蹲、腿後勾 |
小腿與腳踝 | 小腿抬升、彈力帶踝關節訓練 |
避免過度使用
長時間重複同樣的動作容易導致肌腱發炎,因此應適當調整訓練時間與運動強度。例如,避免短時間內突然增加運動量,並在長時間運動後適當休息,讓肌肉與肌腱有足夠的恢復時間。此外,可以交替不同類型的運動,例如跑步者可搭配游泳或騎腳踏車,以減少單一肌群的疲勞。